THREEZERO極致比例收藏級大黃蜂測評實物圖片包裝說明書
THREEZERO極致比例收藏級的開山之作~依舊是大黃蜂,這款大黃蜂整體使用了壓鑄合金框架,相較于已經出貨的DLX系列不僅體積更大,外觀造型的刻畫也更加細致,機械結構更加精細,配件也更加多樣,同時也配備3O的超可動關節,在保證造型的同時也兼具優秀的把玩體驗,而LED發光機構也不再僅限于眼部。
包裝
高度對比,包裝盒大且沉...
封繪使用了大黃蜂奔跑的造型
盒后側則是汽車人的標志
30經典的“this is not a toy”
內包使用了泡沫塑料包裝,分為兩層
第一層為配件,開盒時要小心一些,零件沒有固定位,避免零件遺失
第二層則是主體
說明書及測評感謝卡
替換了大貨的保修卡,這里是一張感謝測評方的卡片~
主體
高度對比,全高約36CM
造型相較于DLX版更加魁梧~機械細節刻畫更加優秀,外甲部分則有舊化、流銹涂裝以及邊緣漬洗。
細節
面部細節,非常還原電影中的造型,看起來憨憨的
頭上的觸須狀天線展開后可以看到內部細節,有分色處理,這是DLX沒有做到的
觸須天線可以收納
這次的眼部附帶了普通的藍燈以及憤怒的紅燈
安裝方式依舊是取下頭頂外甲,亮點則是按壓頭頂汽車人標志
這次還附帶了三款替換“眉毛”,取下頭部外甲即可安裝,可以實現憤怒、悲傷、瞇眼 表情的切換
正常臉
瞇眼
悲傷
憤怒,有種T800的感覺
脖子位置也有不錯的機械細節刻畫
戰斗面具,因為有復眼細節的刻畫,所以紅藍燈并不是非常明顯
胸部細節,整體有流銹處理
相較于DLX版,PCF版的做舊以及涂裝更加細膩真實
胸前散氣口有鏤空處理
胸部外甲(車頭)可以取下
內部有發光機構
亮燈效果
背部細節,可以看到車門內側有做舊的皮革細節刻畫,把手、置物袋、窗搖以及中控鎖都有還原
背部細節,背部提供收納和展開兩種形式的替換車門
背部通過分色強化機械細節
背部的車輪,有比較明顯的舊化處理,同時輪胎縫隙有沙色滲線
車門外側細節,甚至大黃蜂霧蒙蒙的車窗都有還原...
收納車門
展開車門
手臂細節
標配的手炮,直接從肘部取下手臂安裝即可
手炮的炮口位置有獨立的發光單元
手刀,需要取下手臂外甲
肩部內側的傳動軸也有清晰的刻畫
肩部細節,肩部內側的機械刻畫相當的出彩
相較于DLX版,肘部也對細節進行了強化
手掌為兩段可動手
手指內藏的維修裝置,當然是替換零件, 直接安裝在手指內側
小腹位置黃色外甲可以上推一定幅度
上推可以露出車載的收音機
腹部細節
發動機的傳送帶使用了軟膠材質,另外胯部使用了大量軟管~
前后襠部細節,有非常明顯的污泥漬洗
相較于DLX版,PCF版的腿部更加粗壯
腿側細節
大腿細節,另外膝蓋位置通過分色還原機械細節
大腿后側細節
小腿細節
小腿后側細節
腳部細節
腳底細節
可動
頭部可動,沒有明顯的干涉位,整體還是比較滿意的
除開與頭部連接的球關,頸部也有一段單獨的旋轉關節
手臂可動
肩部關節拉伸
腿部平抬
膝蓋彎曲
膝蓋位置的聯動,膝蓋彎曲時膝蓋外甲會向上拉起,露出內部的機械結構
腰部可動
腳尖可動
接地
POSE
總結時間
造型方面自不必說,相較于此前推出的DLX版更加魁梧,更加貼近電影中的造型,同時外觀造型的刻畫也更加細致,由于大黃蜂在電影中的設定本就比較樸素,外觀上更多的是體現在涂裝上,而大量的金屬件+分色的處理也使得機械結構看起來更加精細。涂裝方面用上了THREE ZERO最擅長的舊化和漬洗,而不是出現的流銹涂裝也為整體增添了幾分厚重感,看起來非常舒服。材質方面依舊是混合材質,但是整體框架使用了壓鑄合金,非常墜手。可動方面讓人比較滿意,雖然體型巨大但是可動異常優秀~
另外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在運輸過程中會有晃動等情況出現,所以在取出本體時可能會發生一些細小零件掉落的情況,參照說明書裝回去即可。
作為極致比例收藏級系列的第一款產品,已經有了相當高的完成度,期待下一款柱子~
更多THREEZERO極致比例收藏級大黃蜂測評實物圖片包裝說明書相關問題
問題:《飛機模型》狗仔的火神素質如何?造型有點毒!網上實物圖與測評基本沒有!。
回答:大膽預測一下,等mpm12發售之后,買了的可能會真香,沒買的可能會繼續噴,但是kompm12發售定價349的時候,可能就是全部真香了,哪怕ko也有門板手,貓耳車頭 詳情 >
問題:《汽車模型》幽藍匹諾曹,實物怎么搞云了半天藍bc coupe,但看aa官
回答:等哪天財務自由了一定要來一個 詳情 >
問題:《海賊王》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黃猿是目前海軍第二戰力?
回答:群雄可能腳本多 但暗度是實打實的妹子多 詳情 >
問題:《劍靈》網通五區還有小伙伴嘛?
回答:夢三國交流群907772245,群公告安全介紹都有。 詳情 >
問題:《刺客教條》刺客信條兄弟會里面有沒有這套衣服阿???
回答:2011年的畫風,2018年的畫風,跟市場環境也有關系,現在的3A大作用戶群會被手游分流,然而售價不能抬高所以走DLC路線,開發成本越來越大所以他們必須吸引那些萌新玩家。 詳情 >